每年3月15日是世界睡眠醫學會訂定的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為「健康睡眠,健康老化」1。長期關注於呼吸暨睡眠照護的飛利浦特別發表一個國際的睡眠調查,發現僅有10%的人認為自己的睡眠品質非常好,且民眾面對睡眠的問題也僅有35%會求助醫師或睡眠專科醫師2。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醫師表示,除了失眠、睡眠缺乏外,影響民眾睡眠品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會對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睡眠中發生猝死的風險高於一般人2.5倍3。因此,醫師強調好的睡眠品質為健康的基石,呼籲民眾若有睡眠相關問題應積極諮詢醫師並且持續接受治療。
八成民眾希望提升睡眠品質,六成卻選擇相信網路資訊?!
三人中就有兩人會在夜間醒來至少一次;呼吸中止症患者六成現未接受治療
飛利浦針對橫跨歐、美、亞洲的12個國家、共11,006名成人進行調查,發現民眾在周間睡眠時間平均為6.8小時,而多數民眾認同睡眠對整體健康有重大影響,但卻僅有一成民眾表示其睡眠品質非常好,而近七成(67%)民眾在夜間至少會醒來一次。八成的民眾希望改善睡眠品質,但超過六成(62%)的民眾選擇參考網路資訊而非就醫2。周昆達醫師表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成人每晚應該睡足7~9小時4,由於國人的工作時數在世界是名列前茅,推測民眾的睡眠時數很可能達不到這個標準。」
除了睡眠時間不夠外,會令人就算睡了也睡不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除了失眠以外常影響民眾睡眠的慢性疾病,但根據飛利浦的調查結果,65%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從未治療或現已停止治療2。周昆達醫師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成因為睡覺時上呼吸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道阻塞無法呼吸,在重度的患者身上,這樣的情形每晚甚至可以發生五百多次以上 5。國外研究更發現這些患者在半夜至清晨這段時間發生猝死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2。
周昆達醫師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10%,估計全台灣有數十到數百萬的患者6,通常年紀較大、男性、肥胖、呼吸道狹小、慢性鼻塞、氣喘、吸菸等風險較高5。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會有打鼾、白天昏昏欲睡、短暫噎住或倒吸一口氣而清醒過來等症狀5。長期下來會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升高癌症7、高血壓、心臟病、中風5等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