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為提升醫療品質,讓民眾得到更好的醫療照顧,台北榮民總醫院宣布攜手台灣飛利浦引進人工智慧技術,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許惠恒表示,發展智慧醫療是全世界的趨勢,也是台北榮總持續發展的重點方向,此次利用臺北榮總醫療大數據結合台灣飛利浦人工智慧技術,透過病人基本資料、各項指標參數及其他臨床診斷,建構適用於台灣成人重症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風險預測模型,有助未來為重症加護患者打造個人化專屬療程,協助醫師更精準預測病程、支援臨床智慧決策,嘉惠更多重症患者。
重症加護病房收治來自不同科別的重症患者,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永煬表示,「在照護方面最重要就是維持患者生命跡象穩定,其中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與否是關鍵」。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醫師才有時間進行檢查,或針對病情做特殊治療,若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造成流至器官的血液不足,恐出現休克狀態,因此血流動力學需要被有效和即時監測,以及早精準預測重症患者的早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發作,越早判定就可以越早做診斷介入。臨床上,血流動力學需要監測各種心肺參數、鑑別肺動脈高壓與計算出心搏量等等,從各項數據的綜合判讀以提供治療選擇與照護參考。依照每位醫師經驗不同或是病患病程的變化,臨床判斷不見得足夠即時和精確。
為了提升重症加護病患的治療與照護品質,台北榮總從今年七月起即著手與台灣飛利浦合作,進行成人病歷資料庫導入人工智慧研究,進行人工智慧的學習和訓練,林永煬主任說明,利用人工智慧綜合比對、統整各項重症患者數據並讓機器學習,可即時提供更客觀、完整且細緻的資料,輔助醫師臨床判斷,預測病患可能即將休克,讓治療團隊提早作準備,以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測與治療,降低感染或出血的風險,也有助未來醫師進行病患的病情及治療規劃講解時能更有依據,家屬或患者在理解病情時也有相對客觀的數據輔助,提升醫病共享決策品質。
林永煬部主任指出,本次合作係為借重台灣飛利浦人工智慧團隊、優異的醫療數據分析與醫療設備介面設計經驗,以縮短人工智慧學習歷程、節省重新調整介面時間,期望一加一大於二以提升效率縮短磨合期,更快接軌臨床上的實務運用。林永煬部主任亦分享,國際上,人工智慧的應用已在許多疾病領域得到初步的驗證,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整合病患各項數據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完整且全面的輔助,將成為臨床智慧應用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希望將來透過修正參數及模組可將系統套用在不同的病患族群。
台北榮總致力於智慧醫療發展,許惠恒院長表示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的結合是必要的,除造福患者之外,也有機會促進後續臨床研究和實踐,例如疾病監測、臨床試驗合格性、建立研究世代等,將在往後的整體系統醫療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台北榮總希望能持續帶領著國內醫療水準再次挑戰世界的高峰。